园区简介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南宁高新区)地处南宁西北郊,创建于1988年,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2012年经中央编办正式批准升格为副厅级规格机构,成为广西首个副厅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广西重点打造的“千亿元产业园”,在2016年,全国高新园区综合评价排名第39位,居全国中上水平。
南宁高新区管辖面积增至163.41平方公里,由心圩(26.62平方公里)、安宁(79.49平方公里)、相思湖(49.21平方公里)以及综合保税区(8.09平方公里)四大片区组成。南宁综合保税区中海关特殊监管区约2.37平方公里,配套产业与综合服务区为3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1月,南宁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42家,占南宁市的46.71%;建有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占南宁市的45.45%;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占南宁市的45.68%;拥有区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7家,占南宁市的50%;拥有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11家、国际认证实验室1家,广西院士工作站9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
园区定位与规划
-
总体布局——心圩片区、安宁片区、综合保税区、相思湖片区四大片区。
-
心圩片区主要招商方向为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工程及健康产业园、总部经济园。
-
安宁片区主要招商方向:光机电制造产业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
-
综合保税片区主要招商方向: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配套产业和综合服务功能区。
-
相思湖片区主要招商方向:生态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高新区总体规划图
基础设施与配套
-
供电 区内已建成110千伏的成西变电站和220千伏的科园变电站,大部分区域实现双回路供电,电力充足。
-
供水 区内已建成日产60万吨的陈村水厂,可充分满足工业及生活用水。
-
通信 区内已建成装机容量为3万门的和控电话交换分局,可直接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国内各地联系。
-
供气 区内已建成燃气管道;正在建设分布式能源,在园区内实现冷、热、汽的集中供应。
-
学校 区内拥有31所综合性大学及高等专科学校,6家院士工作站,4家博士后工作站。每年大中专毕业生约10万左右,可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
科研 区内建有8家国家级实验室,17家省级科研院所,2个公共技术平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后盾。
-
宜居配套 区内配套有齐全的教育、医疗、商业和居住资源。
产业基础
重点发展电子产品制造、通信产品、网络产品、医疗电子、计算机配件、数字电视配套产品、软件设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广告创意等。已落户的知名企业有富士康集团、丰达电机、胜美达电机等。
利用广西丰富的亚热带作物资源,重点发展生物制品、生物材料、生物制药、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剂、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同时发展医疗器械、药用包装、生物环保产品、生物能源等相关产业。已落户的知名企业有培力药业、博科药业、桂西制药等。
重点发展汽车灯具、散热器、中冷器、专用汽车、电力设备及自动化产品、仪器仪表、节能灯具、汽车电子产品等。已落户的知名企业有玉柴专汽、八菱科技、燎旺车灯等。
投资政策
-
西部大开发及北部湾政策:在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15%的企业所得税基础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高新区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即按9%征收企业所得税。
-
用工支持政策:根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在高新区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由20%降至16%,加工贸易企业可降至14%。
-
投资扶持政策:《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入驻高新区的企业单个项目一次性设备投资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1000万元贴息或补助;单个项目一次性设备投资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1000万元贴息或补助;单个项目一次性设备投资8000万元—1亿元的,按设备投资额的8%贴息或补助。
重点招商项目:南宁创客城、南宁综合保税加工与保税物流产业园、安宁片区光机电制造产业园、南宁生态产业园、南宁-东盟科技开发企业总部基地(五期)多功能厂房、南宁高新区广告产业大楼、南宁综合保税电子科技园与电子产业园一期厂房、富通电子商务产业园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