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中国—
▷▷国内首个聚焦大健康产业供应链金融4.0平台发布
12月19日,广东有贝、腾讯、华夏银行进行战略合作,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星贝云链”,这是国内首个聚焦于大健康产业的供应链金融4.0平台,也是首家与银行战略合作共建的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该平台推出,意味着银行、互联网巨头、大健康产业链龙头开始联手布局大健康供应链金融领域。
— 园区广西 —
城市——把城市脉动
▷▷海铁联运畅通"一带一路"——钦州市发力建设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
11月3日,共计配载64标准箱的“蓉桂”班列首班由四川成都出发,历时52小时后抵达钦州港东站;11月9日,北部湾港至印度/中东远洋航线首航暨北部湾至新加坡公共航线在钦州启动。这些跨省区、跨国通道的陆续打通,为钦州加快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陆海枢纽城市注入强大动力。
“蓉桂”班列采用海铁联运无缝衔接的模式,从成都城厢站出发,经贵阳南站等地抵达钦州港东站,继而接驳至钦州港,再通过海运把货物出口至越南、孟加拉等国家。
产业——知产业风云
▷▷2016年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2012年到201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由1.72万亿元增长到2.54万亿元,年均增长1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57万亿元增长到2.45万亿元,年均增长11.7%。
2016年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0%,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超过50%,对就业的贡献率超过70%。全区千亿元产业10个,其中,两千亿元产业7个,食品产业产值突破三千亿元。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成为今年广西唯一一家上榜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近日,2017年度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正式公布,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成为今年广西唯一一家上榜企业。从南宁市技术创新标杆企业到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再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以南南铝加工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二次创业”步伐,朝着铝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19个工业项目落户鹿寨经开区 总投资约27亿元
鹿寨县经开区重点围绕汽配、新能源、林木业加工、科技创新及“互联网+”等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截至10月底,已签约工业项目19个,总投资26.9亿元,其中投资达亿元以上的项目12个。
园区——望园区态势
▷▷2017-2018年广西各园区与建工集团合作意向项目126个,总投资约258亿元
19日上午,广西工业园区与广西建工集团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合作对接会在南宁市举行。会上广西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和广西建工集团签署了《广西工信委—广西建工集团开展广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西建工集团旗下11家子公司分别与自治区有关园区进行了项目签约。
广西全区各有关园区与建工集团合作意向项目(2017-2018年)共126个,总投资额约2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103个,投资约235亿元,污水处理类项目23个,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在项目资金筹措方面,主要由建工集团筹措资金投入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实现生产总值80.3亿元
近五年来,广西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实现生产总值80.3亿元,上缴税金4.62亿元。目前,共有40个生产型项目落户青年产业园,园区入规企业达11家,投资总额121.88亿元。青年产业园涉及铜循环经济、建材、机械制造、生物质发电、消防和文化旅游休闲等多种产业,各种产业自成一体、层次多样。
土地——观土地变化
▷▷南宁市明阳工业区出让1宗工业用地,成交价29万元/亩

政策——察政策导向
▷▷柳州高新区地税局多措并举推进“放管服”
今年以来,柳州高新区地税局多措并举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将“放管服”改革理念落实到组织收入工作中,努力做到“放到位、管得住、服好务”。
一是简政“放”权到位。柳州高新区地税局主动适应税收工作新常态,精简办税流程,实现了“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二是在管理上做“加法”。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工作,深入重点企业调研走访,及时掌握重点税源的最新动态。
三是优化纳税“服”到位。以优化纳税服务为目的,下企业,访社区,送帮助,为纳税人宣传、解答税收政策,开展业务帮扶;依托“网络+税务”平台,打造离厅自助办税区,使纳税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确保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办税服务,将“放管服”工作落到实处。